【深度】美国智库《科技胖龙:中国创新力基准报告》(一):从创新政策到创新实践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封面图片来自于网络:西班牙马德里市祝贺中国新年海报
《科技胖龙——中国创新力基准报告》
8月28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科技胖龙——中国创新力基准报告》,剖析中国近10年来的创新水平。报告中,作者斯科特·肯尼迪生动地将中国描述成一个“虚胖的”科技巨龙。要想知道为什么“虚胖”?哪里虚胖?是哪些原因导致的“虚胖”?如何才能从“虚胖”走向“strong”???读完这篇报告,想必就会有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了。
本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接下来几天将和大家一同分享报告的主要六个章节~
中国创新政策
执行摘要
第一章:导论----从创新政策到创新实践
第二章: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融资创新
第四章:创造有价值的知识
第五章:商业绩效
第六章:启示
第一章
从创新政策到创新实践
引言
中美经济关系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使中国成为技术强国的史无前例的驱动力。中国的抱负本质上既不新奇,也不令人反感。自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克服技术上劣势始终是每个中国领导人的核心目标,且对于任何国家都是完全合理的,尤其是中国,以期寻求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加强国家安全。除了部分局限性突破,中国之前的大部分努力都失败了,尤其是从商业角度衡量时亦是如此。因此,中国需要加大这方面的努力在情理之中。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技术政策已在更为广泛的促进创新框架中被改写,即定义为旨在应对社会和经济挑战的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应用。中国领导层已经确定了创建一个可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创新型社会并且避免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创新”已然成为全国最为普遍的流行词之一,常常挂在中央和地方官员、企业甚至学龄儿童的嘴边。
我们所关心的不是中国成为创新者的雄心,而是其特定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正在寻求一种技术民族主义的方法,以牺牲海外竞争者为代价支持国内产业。
2006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包含“自主创新”(zizhu chuangxin)的概念,其将作为目前的指导政策。不久以后,中国开始投资各种“大型项目”以开发重大技术,并且中央政府于 2010 年确定了将获得特别支持的七个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SEI)。
2016年3月实施的第13个五年计划通过识别更为广泛的技术以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进而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中国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在广泛的行业中对整个供应链实施本地化。
MC2025及其他举措充分利用一系列政策:政府和国家主导的融资、战略性企业并购(M&A)、灵活运用竞争政策以促进国家领军企业和限制外国竞争对手、独特技术标准、积极保护中国知识产权、购买国货政府采购指令,以及旨在证明对本土技术信赖性的国家安全需要的广泛主张和对海外企业行为的繁重限制。
此外,中国也在不断地整合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开发技术的努力。
尽管中国政府声称,其所采取的干预政策不会歧视外国企业,然而许多观察者的证据显示事实情况恰恰相反。根据美国和欧洲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商业环境正在呈恶化趋势,尤其是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 私人外资企业很少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政策,但在对数十名业内代表和分析师进行的秘密采访中,他们表达了一系列针对不公平待遇的投诉,远比一般性调查中反映的评论更具批判性。
从全球角度来看,基于中国的独特规模和调动资源的强大能力,其对高科技企业的政策存在潜在的重大风险。获得政府广泛支持的中国企业正在蚕食中国及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更为重要的是,若任其发展,这种疯狂的廉价融资及其他产业政策可能不仅威胁到私人企业,而且长期存在的供应链和商业模式会使有预算限制的企业更加难以投资作为部门持续发展关键来源的研发(R&D)。直率地说,中国可像研发钢和铝一样研发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药物。这可能就会导致整体生产力下降,且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资源也会减少。
另一指标:创新绩效
有关中国创新驱动的讨论不应仅仅植根于法律遵从问题、互惠作用或有关自由市场利益的意识形态争议。中国的主张验证显示了国家方法对其他国家的潜在威胁程度,但这并不一定是中国自身的问题。
此外,并非所有政府干预都是非法的或者在经济上受到误导。多年来,欧洲和东亚各国政府对各个行业进行了干预。美国已开始支持婴幼儿高科技产业。最近,美国国内针对是否政府应制定一项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奥巴马政府制定了一项国家创新战略,以期确定应该获得优先支持的关键行业。 中国对话者常常会对法律上的争论予以否认,但正如经常予以反驳的那样,“你和其他人也这么做了。”
因此,讨论的核心应该是关于中国正在关注的经济效益和有效性。中国的技术民族主义战略起作用了吗?更具体地说,中国是否在提高商业绩效上获得了足够的成功?是否提高国家的生产率?是否给顾客以及更广泛社会带来了福祉?若是,则再大的法律纠纷和教训也不具有说服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中国及其贸易伙伴更有可能就未来发展的最佳方式进行更富有成效的讨论。
热门观点和冷门观点
近几年来,除了对中国政府政策的批判式报告外,同时还对中国研究人员和企业的成就出现了大量接连不断的大众评论。如今,中国宣称拥有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和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是最具识别性的中国新兴创新实力标志,但新兴标志人物远不止于此。腾讯、小米、比亚迪、华为等知名中国企业的涌现,为中国的卓越成效提供了论据。
然而,仅有这些著名的企业和企业家尚不足以证明中国真正转型步入了正轨。学术研究显示出,这是一幅虽然有着持续改进,但仍然混乱不堪的画面。中国无创新这一概念虽然早已是过去式,如今的论点已关注于多元不同因素对创新的助力或阻碍,以及成功及失败模式。实现创新需要人才、融资、知识产权保护(IPR)以及某种传播渠道,这些渠道通常为商业市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政府采购制度,这样才能够向社会终端用户提供新颖的创新。中国的每个领域都存在弱点,这些弱点创新的阻力,其中包括鼓励顺从权威、阻碍学生的创造性和敢于冒险等教育制度,一个向不应得到拨款的国有企业进行不合理拨款的金融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以及可通过低利润大批量战略或通过政治纽带来赚取利润的市场结构。
但同时,专家也指出了这些领域的进步。每年,中国有大量学生毕业,这是全球数量最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摇篮,尽管中国不鼓励在学校进行创新,但中国的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雇主培训或者自主创业来学习。比例越来越多的银行贷款开始流向私人公司,并且已出现新兴的融资来源,如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及投资也有所扩张。此外,中国的巨大市场规模也促成了各种规模经济,可以对成功的创新给予奖励,并提供大量的用户基础,以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测试及改善。
以这些因素的优势及弱点为基础,对两个更大的影响力进行了广泛的辩论 - 即中国国情与全球化。人们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期待显著提高了对中国执政党及国家领导层、政策以及国家政治制度的信心。认为政府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人要比那些将国家干预视为主要障碍的人更为乐观。
与此同时,在对国家干预的苛责声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观点,这些观点认为,中国广泛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通过全球化谋求发展的途径有很多,包括:
(1)派遣数百万学生出国留学;
(2)吸引外国投资者与当地合作伙伴共享技术、创建研发中心、培养中国员工;
(3)中国企业在硅谷等高科技中心设立机构,通过并购获得技术,并从其西方竞争对手处挖掘人才。
鉴于这些混合因素,学者们得出中国的创新成就局部且多样这一结论并不奇怪。有些人强调区域间的差异,认识到当地行业结构-即企业和网络类型的变化 - 可得出不同的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方法。其他人则强调跨国公司的相对实力,而最近则特别强调跨国华裔公司,这有助于培育当地人才和技术开发。但近来最常见的研究结果是,与最初的基础技术突破相比,中国企业已经在技术应用的创新以及对之前单独技术的整合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 这又被称为“第二代创新”。
我们的项目及本报告
浮华的企业形象浪潮以及更加保守的研究揭示了新兴的进步领域,同时也确定了可打造中国未来道路的实力和弱点。但仍需更加全面地对中国创新驱动力的见解进行刻画。大部分工作都涉及到案例分析,因此我们对中国的整体进步缺乏明确的认识。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成功案例是否代表更广泛的趋势,还是只代表更大型生产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抑或是否只是规则的例外情况。与此相关的是,对政府干预措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及阻碍企业业绩以及更广泛的创新趋势的了解尚有不足。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立场,这是之前的分析很少涉及到的一个问题。
CSIS“中国创新政策系列”(CIPS)的目的是以现有研究为基础,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更好地辅助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目前的报告是本系列的第一部分,通过对中国的国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将国家置于比较性视角,从而开展在中国的创新基准分析。当前的报告给出了关于创新投入以及知识产权和商业绩效等创新产出的数据。由于它们有助于衡量随时间推移的趋势并进行跨国比较,因此这项研究主要依靠广泛的量化措施。2016年底至2017年上半年,对美国和中国境内的企业高管、行业分析师、投资者和政府官员进行了数十次采访,从而得以对数值数据进行补充。将定量数据和采访作为信息的补充来源。通常,这两种信息是一致的,但如果不一致,可将这些信息视为对假想及世俗之见的挑战机遇。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针对中国的创新指数以及跨国创新指数,以确定中国绩效的初始基准。广义而言,无论是孤立地看待中国还是把国家置于比较视角,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创新绩效已经逐渐改善了一些指数,使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领先于类似水平的其他国家。
然后讨论开始转向分析关于最重要的投入、资金以及两种产出、知识产权和商业绩效的数据。这种更为离散的分析结果表明,支出等投入的改善速度要比产出快得多,表明这是一个非常低效的进程,导致了不相称的错误起点、失败和浪费。
虽然有更多的积极方式来解读数据,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商业成功并不总是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果,还存在其他因素。此外,各行业以及各类公司之间的发展速度似乎相当不均衡。
报告的最后一节考虑到了这些调查结果对政府和行业的影响。对这些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其中一些结论是中国所做的努力虽然代价昂贵,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其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该重新考虑整体方法,但这样做并不太划算。作为一个高科技胖龙,中国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说意义不同。
文章来源:The Fat Tech Dragon: Benchmarking China's Innovation Drive/ 图片来自于原报告或互联网
欢迎大家评论
《 召 集 令 》
身怀学术绝技的你速速前来!
1,有学术水准: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是必须的!
2,有独到思想:具深度,广度,锐度者为最佳!
3,内容范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不设限!
4,资讯或翻译类文章: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以。
学术plus咨询/投稿邮箱
xueshuplus@163.com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数据链中消息标准的标准化研究(下)美军数据链消息标准的管理以及对我军的启示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信号构成与实现方法
基于半实物平台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与实现: 信号生成方法与综合建模技术
美智库发布《首次打击——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多个军事基地的导弹威胁》